本文作者:访客

老人骑车突发晕厥倒地,滚烫路面将其背部烫出水泡,诊断得了热射病险些丢命,医护人员黄金1小时生死救援

访客 2025-07-11 16:40:22 7395
老人骑车突发晕厥倒地,滚烫路面将其背部烫出水泡,诊断得了热射病险些丢命,医护人员黄金1小时生死救援摘要: 极目新闻记者 孙婷婷实习生 覃紫钰 刘羽菲 施希舸通讯员 屠鑫星 游乐老人烈日下骑行突感天旋地转,倒在地上,背部竟被滚烫...


极目新闻记者 孙婷婷

实习生 覃紫钰 刘羽菲 施希舸

通讯员 屠鑫星 游乐

老人烈日下骑行突感天旋地转,倒在地上,背部竟被滚烫路面烫出串串水泡,意识模糊命悬一线——这一切的元凶,是体温飙升至40℃的致命热射病。7月11日,极目新闻记者从协和东西湖医院获悉,经ICU医护人员争分夺秒的“冰与火”生死竞速,李爹爹(化姓)终于从鬼门关被拉了回来,目前仍在重症监护室康复中。

image.png

7月5日,李爹爹像往常一样骑车外出,途中突感天旋地转,全身冷汗淋漓,随即一头栽倒在地。路人发现时,老人已意识模糊、言语不清,四肢多处擦伤,更令人揪心的是,其背部皮肤竟被高温路面烫出了水泡。情况危急,老人被120救护车紧急送往协和东西湖医院。

急诊室内,体温计显示的数字令人心惊:40.0℃!初步检查确诊李爹爹为严重的热射病,并伴有因摔倒导致的多发肋骨骨折。没有丝毫耽搁,老人被火速转入重症医学科(ICU)。

一场与死神赛跑的抢救即刻展开。重症医学科负责人汪佳和徐哲医师团队早已严阵以待,冰毯机、冰水等降温设备准备就绪。老人抵达ICU的瞬间,医护人员果断剪开其衣物,实施全身冰水擦浴。同时,通过胃管进行冰盐水灌洗强力降温,并开放中心静脉快速输注冰盐水。辅以镇静镇痛、抗感染及创面处理,多管齐下,全力降温。

生死竞速一小时后,好消息传来:李爹爹的直肠温度成功降至38.5℃的关键安全线以下!又经过两小时的密切监护,老人紧闭的双眼终于艰难睁开,恢复了意识。这“黄金一小时”内的有效降温,为后续治疗赢得了宝贵时间。

重症医学科负责人汪佳对此进行了深入解释。热射病是体内热量“爆仓”的极端危机。在持续高温侵袭下,人体的“恒温器”——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最终崩溃“罢工”,导致汗腺枯竭、心脏负荷剧增,体温如同失控的锅炉般疯狂飙升。

“核心体温一旦突破42℃,体内的蛋白质就开始‘凝固’变性;若超过50℃,细胞就如同被煮熟的鸡蛋,数分钟内即成片死亡,后果不堪设想。”汪佳强调,因此,确诊热射病后必须争分夺秒,黄金一小时内将核心体温降回38.5℃以下至关重要。否则,横纹肌溶解、多器官功能衰竭甚至死亡将接踵而至。

汪佳提醒,中暑绝非小事,切莫掉以轻心。轻则表现为头晕、口渴、面色潮红、大汗淋漓、四肢无力;重则可能恶化为热痉挛、热衰竭,乃至最致命的热射病,出现40℃以上超高烧、皮肤干热无汗、昏迷等直接威胁生命的险情。

他提醒广大市民务必提高警惕,采取有效防护:尽量避开上午10点至下午4点的高温时段外出活动;在大量出汗时,务必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盐分);外出时穿戴宽松透气的浅色衣物,佩戴遮阳帽、太阳镜,使用防晒霜;室内注意通风,合理使用空调、风扇,空调温度不宜设置过低,建议不低于26℃;高温环境下作业者,必须合理安排工作与休息时间,避免长时间暴晒和过度劳累;随身可携带藿香正气水、十滴水、人丹等防暑药品以备急需。

若遇到中暑情况,请牢记急救要点:立即将患者转移至阴凉通风处;迅速解开或脱去其多余衣物;用冷水或湿毛巾反复擦拭身体,重点冷敷颈部、腋下、腹股沟等大血管区域,并扇风帮助散热;如患者意识清醒,可让其少量多次饮用含盐的清凉饮料;尤为关键的是,一旦发现患者出现高热(尤其超过40℃)、皮肤干热无汗、意识模糊、抽搐或昏迷等危险信号,必须即刻拨打120急救电话,争分夺秒送医!每一秒都关乎生死。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