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旅顺暴雨如注,大水冲走两辆车!他跳进急流救人……

本期主人公
大连旅顺万众应急救援队队长刘海涛
大连人说
从事专业救援需要终身学习,尽可能不断丰富自身知识储备,积累实战经验,才能应对复杂多变的救援现场。”
7月4日凌晨,旅顺口区暴雨如注。大连旅顺万众应急救援队队长刘海涛接到紧急求助:三涧堡东大河有两辆轿车被洪水冲走,车内人员生死未卜。51岁的刘海涛立即带领队员赶赴现场,在齐腰深的湍急水流中展开搜救,所幸最终两名驾驶员均自行脱险。这场暴雨夜的惊险救援,只是他与队员们连日奋战的缩影。刘海涛原本是一名铁路工人,于2018年加入救援队。七年间,他考取了潜水员、冲锋舟驾驶等多项资质,只为在危急时刻能多救一个人。
涉水救援
河水暴涨冲走两辆小轿车
近期,大连市接连遭遇强降雨。针对特殊天气,旅顺口区有关部门调度街道、公益救援组织等力量开展应急救援备勤工作。大连旅顺万众应急救援队队长刘海涛第一时间主动请缨,组织10名队员24小时备勤待命。
7月4日零时34分,救援队接到救援任务,在三涧堡东大河蒋家村有车辆被冲走,车内有人员被困。刘海涛接到消息后,火速带领孙文凯和徐峰两名队员赶赴现场。刘海涛说,事发地点是一条泄洪通道。由于周边其他路口修路封道,这条路成了村民回家的必经之路。当晚,一村民驾车途经此地,没有预判潜在的危险就开着小轿车冲了过去,没想到河水上涨,水流过急,车子被冲走了。更令他担忧的是,抵达现场后,他得知先后有两辆轿车都被冲走了,两位驾驶员都在车内。
刘海涛第一时间穿好救生衣并拿上潜水手电筒,系紧救生绳,踏入洪流先行探路。“河水已经齐腰深,大约有1米多深。”冷水瞬间灌进他的鞋里,急速的水流拉扯着他的双腿。他借着手电光亮,摸索前行,浑浊的水面漂浮着树枝杂物,每一步都踩在未知的危险上。所幸,大概走出3-5米远的距离,岸上传来好消息,两名驾驶员已经自行脱险。
“河道下游逐渐收窄,轿车很可能被卡在某处,司机才最终脱险。”刘海涛说,被冲走的轿车早已不见踪影,他想借此提醒村民,极端天气出行务必要提高警惕,切勿因熟悉路况而心存侥幸。
进山搜救
顶着酷暑找回走失老人
刘海涛告诉记者,这场暴雨夜的惊险救援,只是他与队员们连日奋战的缩影。近段时间,救援队任务激增,除多轮暴雨抢险外,还需承担培训、演练等任务。即便面临持续高温,队员们仍昼夜坚守。
7月6日,旅顺口区江西街道一名老人走失,家属紧急求助。根据有关部门提供的视频影像资料,老人最后现身滨海公路某驾校后消失于该区域。“驾校附近有一座荒山,老人很有可能进山了。”刘海涛立即带领队员,在高温酷暑中连续两天进山搜救。在人迹罕至的荒岭中,尖锐的山枣枝刺透裤子划伤队员小腿,汗水浸透的救援服紧贴脊背。“汗如雨下也不敢停歇,生怕耽搁了黄金救援时间。”刘海涛说,最终,队员们在一处隐蔽山坳发现意识清醒的老人。他与老人交流中得知,老人外出后,忘记了回家的路。
事后,老人家属送来锦旗致谢。刘海涛表示,找到老人的欣喜,瞬间冲淡了满身疲惫。大家家中都有老人,可以感同身受儿女的焦急心理。
苦练“内功”
“门外汉”获得多项救援资质
记者了解到,刘海涛今年51岁,是一名土生土长的旅顺人。他原是一名铁路工人,2018年进入救援队。“最初完全是门外汉,一切从零学起。”七年间,他不仅考取冲锋舟驾驶、国际应急救援等专业资质,更将水面安全员、潜水员等证书悉数收入囊中。“从事专业救援需要终身学习,尽可能不断丰富自身知识储备,积累实战经验,才能应对复杂多变的救援现场。”刘海涛坦言,救援事业靠“三分钟热度”是不可能坚持下来的,救援队员都明白这份工作又累又险,但只要有人需要,就会毫不犹豫冲上去。他们不断磨炼本事,就为在危急时刻能帮上忙。
刘海涛说,七八月正是他忙碌的时候。每逢夏季汛期,他的行程总被暴雨备勤、防溺水培训等行动填满。他还参加过河南、河北涿州、锦州、葫芦岛等地的抢险任务,他和队员始终守在险境最前沿。“科学施救才是对生命的最高敬畏,切勿舍己逞能。”每次行动前,他必如此告诫队员。
当记者问及他坚守这么多年的动力是什么?他笑着说:“能够成功完成救援,让遇险者脱困,让走失者与家人团聚,这种喜悦是无可替代的。”刘海涛表示,他不过是中国救援志愿者群体中的普通一员,他和大家想法一致:练好本事去救人,该上的时候不含糊,这就是所有人的本心。
半岛晨报、39度视频记者刘宣州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