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区势|老旧社区如何实现逆袭?博山区城西街道“有一套”

访客 2025-07-21 16:06:38 51293
区势|老旧社区如何实现逆袭?博山区城西街道“有一套”摘要: 篮球撞击地板的咚咚声在夏日的午后格外清脆。近日,淄博市博山区城西街道大辛社区,两座由闲置车间改造的篮球馆内,几十个孩子正...

篮球撞击地板的咚咚声在夏日的午后格外清脆。近日,淄博市博山区城西街道大辛社区,两座由闲置车间改造的篮球馆内,几十个孩子正挥汗如雨。捷步篮球运动中心负责人李永先站在场边,目光专注:“教练场地的选址、供电、用水,社区全给办妥了。我们只负责专心把孩子们教好就行。”

仅仅四个月,他的学员已达150余名。更令人意外的是,百米之外的小于童学篮球训练营同样火爆。一个社区院落里容纳两家篮球机构,实现“优势互补”,更好地满足群众需求,这正是淄博市博山区城西街道以“盘活闲置资源+集成社区服务”激活老旧社区生命力的生动缩影。

区势|老旧社区如何实现逆袭?博山区城西街道“有一套”

昔日的工厂车间成了少年的运动场。

闲置车间“变形记”:从沉睡资产到青春能量场

走进大辛社区,昔日沉寂的工业车间早已旧貌换新颜。两座篮球馆内,奔跑的少年、专注的教练、场边守候的家长,构成一幅充满生机的画面。

“选择大辛社区,看中的就是这里浓厚的体育氛围和人流支撑。”李永先坦言,社区党委书记崔宏的鼎力支持是关键。从场地协调到手续办理,社区全程“护航”,让经营者能心无旁骛投入专业运营。同样受益的还有小于童学篮球训练营,其负责人直言,街道和社区提供的经营思路与招生策略,是他们快速站稳脚跟的“及时雨”。

“能在这么短时间内,招收这么多学员,确实出乎我的预料。”李永先介绍,今年3月15日,他们才开始正式营业,没想到现在已经招收到150余名学员。

为何在大辛社区“同质化的竞争”,不但没有让双方产生恶性竞争,反而呈现出“优势互补”的状态?

“我们建议两家篮球馆通过错时训练,针对性教学,为不同年龄、不同需求的人群提供差异化服务。”大辛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崔宏表示,两个由闲置车间改造的篮球馆试营业首月便吸引数百人咨询报名。这不仅是物理空间的华丽转身,更是一次成功的社区经济激活实验——项目由居民合股投资150万元,预计年增收30万元,还显著拉动了周边餐饮消费。

寸土寸金的大辛社区并未止步于此。利用区位优势,社区引入“5KM便利店”,构建起“5公里便民生活服务圈”。生鲜日用品24小时可购、智能化配送高效便捷,居民日常生活的“最后一公里”被打通。闲置资源的盘活,如同一把钥匙,打开了社区经济活力与便捷生活的大门。

区势|老旧社区如何实现逆袭?博山区城西街道“有一套”

北山社区的老年人在养护中心得到悉心照顾。

银发浪潮下的温暖应答:构筑“一刻钟养老生活圈”

当篮球场上的青春激情四溢,仅数公里外的北山社区,一场应对“银发浪潮”的暖心变革也在同步推进。更大的升级在博山水泵厂职工医院旧址上展开:3300平方米空间脱胎换骨,多功能厅、餐厅、棋牌室一应俱全;新增提升的120张床位中,护理型和失智型床位占绝对比重,且均配备独立卫浴;1200平方米外立面翻新与500平方米活动广场硬化,让环境焕然一新。

“我们社区7000多口人,其中60岁以上的老人已经占到将近40%,退休人员比较多,特别是80岁以上人口就有400人。”北山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王向阳介绍,面对社区严重老龄化的问题,城西街道积极探索解决方案,依托原来的养老机构和山东颐兴养老集团,在北山养护中心打造了90多张床位,同时将原有日间照料中心交由该集团托管,依托养老机构送服务、送药、送医等服务项目,重点聚焦失独家庭等特殊群体,争取在今年下半年就能解决社区老年人居家养老的问题。

“目前,我们这里60%以上是失能老人,对社区养老起到了重要的支持作用。”博山区北山老年养护中心负责人焦花美表示,自养护中心入住北山社区以来,老年人由最初的20余位,已经增长到目前40余位。

一个整合“机构+社区+居家+智慧养老”的运营模式逐渐成熟。社区门诊服务覆盖6100余居民,智慧养老平台实现健康监测与远程看护,一张紧密的“一刻钟养老服务网”在北山社区稳稳铺开。闲置的医疗空间在服务升级中重获新生,成为守护暮年尊严与安康的坚实堡垒。

区势|老旧社区如何实现逆袭?博山区城西街道“有一套”

一名北山社区居民从墙绘前走过。

家园焕新颜:从“脏乱差”到“打卡地”

社区活力的迸发,离不开人居环境的坚实基底。城西街道对北山社区虎趵路沿线的“美颜”工程,正是将痛点变亮点的精彩实践。

“紧盯垃圾、裸土、破损路面这些‘老大难’,以‘五化工程’为抓手彻底整治。”王向阳带记者走过焕然一新的虎趵路。今年3月初,北山社区通过环境大提升行动从虎趵路1号开始,一直到接官亭,短短数月,这里已硬化道路980平方米,铺设沥青1.39万平方米、地砖1486平方米;4000平方米区域新植玉兰、景松,新建口袋公园2个,安装路灯36盏,新增车位32个,清运垃圾逾2198立方米;3420平方米墙面重焕光彩。

“环境变美了,居民们心情自然也变好了。”王向阳表示,通过环境整治和绿化提升,周边接近1000户群众直接受益。

更富巧思的是,社区通过招标绘制了200米文化墙,博山标志性建筑、博山水泵厂历史沿革等元素跃然墙上,成为居民争相打卡的休闲新地标。一条曾经蒙尘的道路,在精细化整治与文化赋能中,蝶变为承载记忆、凝聚人气的社区活力廊道。

城西街道创新参与机制,推行“居民认领制”,他们在西冶街、税务街等社区发动群众20余人认领绿地、楼道50余处,各认领人积极参与绿地养护、楼道美化等自治活动,取得良好成效。强化长效管理,建立环境整治志愿服务积分激励制度,居民通过参与清扫、巡查等获得积分兑换奖励,推动“一时美”变“持久美”。

从闲置车间到活力球场,从老旧医院到养老港湾,从杂乱街巷到宜居长廊——每一次转身都印证着老旧社区的“逆龄生长”,而城西街道正是将“盘活沉睡资源”与“集成优质服务”融合,实现了基层社区治理逻辑的重塑。

(大众新闻·鲁中晨报记者 李波 通讯员 孙建超 刘静)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