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230万建公厕,却锁着不让用?惠民工程到底惠了谁?

访客 2025-07-21 15:43:59 6729
230万建公厕,却锁着不让用?惠民工程到底惠了谁?摘要: 花200多万建的公厕,却锁着不让用?最近,央视《财经调查》曝光了山西稷山县的魔幻操作,县里投入230多万新建了23座高标...

花200多万建的公厕,却锁着不让用?

230万建公厕,却锁着不让用?惠民工程到底惠了谁?

最近,央视《财经调查》曝光了山西稷山县的魔幻操作,县里投入230多万新建了23座高标准公厕,结果全成了“展览品”:平时大门紧锁,只有领导检查或村里搞活动时才临时开放。记者暗访时,村委会理直气壮:“开放了谁打扫?你们要用自己清理!”更绝的是,县农业农村局嘴上承诺“肯定开放”,可记者三次蹲点,却始终大门紧锁。

网友直接炸锅:“这哪是惠民工程,分明是‘形象工程’!只是这次反倒毁了形象!”还有人调侃:“建议挂个牌子:领导专用厕所,村民不得入内。”

7月21日,山西稷山县委宣传部发布情况通报,承认公厕管理存在问题,并表示将立即整改。其实,这些公厕选址就在村民活动区,设计也颇为用心,本是一件惠民利民的好事。但到了执行环节就变味了,怕麻烦不想管,怕花钱不愿雇人,最后竟把责任推给“村民素质”。更让人气愤的是,从村委到县农业农村局都在“踢皮球”,嘴上说开放,实际锁得死死的。这种只重建设、轻管理的做法,不仅浪费财政资金,更透支了政府公信力。

那些动不动就以“村民素质低”为由,拒绝开放公厕的干部,更是要严查。这种高高在上的做派,跟乡村振兴的初心完全背道而驰。其实,很多地方都有成功经验:山东单县就让村民轮流值日打扫,既解决了维护问题,又让大伙儿有了当家作主的感觉;湖北钟祥市选配493名网格员为农厕服务信息员,带动村民开展厕所大清扫;安徽时村镇将公厕管护纳入公益岗位,还能给村民多份收入。最重要的是,还得多听听老百姓的声音,钱要花在刀刃上,事要办到心坎里,这才是真本事!

锁住的是厕所门,寒的是百姓心。老百姓要的不是参观用的“样板间”,而是推门就能用的实在便利。希望这把“锁”早日打开,让惠民工程真正惠及于民。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