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阳市宛城区:以党建为笔共绘农村公益事业新蓝图

大象新闻记者 张定有 通讯员 张自欣/文图
“看,俺村的路修得多漂亮,路灯也全亮了!以前的路坑坑洼洼,现在一修建装上路灯,亮堂堂的,走着美多了,还是党的政策好啊!”南阳市宛城区溧河街道竹园庄村的王老太太望着眼前平坦宽阔的道路和璀璨明亮的路灯,满心欢喜地感慨道。近年来,溧河街道深刻把握党建引领的核心要义,以村民需求为导向,精心策划并实施了一系列农村公益事业项目,一场以 党建为引领的乡村振兴实践如火如荼地展开,悄然改变着这片土地的面貌。
精准施策,共绘乡村新蓝图。项目启动之初,村党支部便组织党员干部深入田间地头,走进村民家中,倾听他们的心声,了解实际需求。结合村庄长远发展规划,村党支部确定了道路修建、路灯安装、污水管网铺设及公厕建设等公益事业项目,全面提升农村基础设施水平,为乡村振兴奠定坚实基础。
民主参与,凝聚发展共识。在项目决策过程中,街道充分发扬民主,通过党员代表大会、村民会议等形式,广泛征求村民的意见和建议。村民们积极参与,纷纷建言献策,共同为家乡的发展出谋划策。这种民主参与方式不仅增强了村民的归属感和责任感,也确保了项目决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最终,在村民们的一致同意下,项目方案顺利上报并获批实施,真正实现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民主决策过程。
高效推进,打造民生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溧河街道选派了一批党性强、业务精、有担当的党员干部全程参与,深入施工现场,协调解决各种难题,严格把控工程质量,确保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项目推进有力、有序。经过紧张施工,2024年第一批和第二批农村公益事业财政奖补项目圆满完成,覆盖了袁老家、竹园庄和十里铺等村,共修路1820米,安装太阳能路灯700盏,新建污水管网380米,公厕2座,总投资达215万元,直接受益群众达1.45万人。
成效显著,赢得群众赞誉。项目的实施极大地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也提升了村民的生活质量。平坦宽阔的道路让村民出行更加便捷安全,明亮的路灯照亮了夜晚的乡村小道,污水管网和公厕的建设则有效解决了农村环境卫生问题。村民们纷纷表示,“现在村里环境更好了,大家生活得更舒心了,每天心情都特别好!”
“我们将继续用好财政奖补资金等政策资源,主动与上级部门沟通对接,进一步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同时,我们还将积极探索乡村振兴的新路径、新模式,全力打造农村的‘畅、洁、绿、亮、美’,让乡村成为人人向往的幸福家园。”溧河街道主要负责同志表示。
【编审:赵勇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