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温来袭,以后夏天会越来越热吗?专家:夏天变热、变长已成趋势

入夏以来,我国多地高温天气持续。长江中下游地区出梅偏早、晴热高温提前,华北地区多地出现罕见湿热高温,不少地区高温突破历史极值。今年夏天,我国高温天气有哪些特点,未来强度如何?近几年的夏天是不是越来越热了?记者采访气象部门专家。
天气实况数据显示,7月18日白天,陕西、河北、河南、湖北、四川、重庆等地出现35摄氏度以上高温天气,局地40至43.7摄氏度。
气象数据显示,7月1日至15日,湖北省平均最高气温35.8摄氏度,较常年同期偏高4.2摄氏度。湖北省气候中心预测,未来湖北仍将持续高温。
为何今年高温这么强?气象专家解释,在全球变暖的气候背景下,夏季本身就容易出现持续高温天气。常年为我国带来盛夏高温的天气系统副热带高压今年强度异常偏强、位置偏西,同时北方冷空气较弱,我国多地受到下沉气流控制,加之相对湿度较高,出现持续性、破纪录高温天气。
近年来,每到夏季,部分公众觉得似乎“一年更比一年热”“夏天越来越长”,确实如此吗?
河南、湖北气象部门表示,与全球气候变化的趋势一致,夏季高温日数变多、强度变强、范围变广已成趋势,未来可能延续。
河南省气候中心高级工程师刘雅星告诉记者,本世纪以来,河南省夏季平均气温呈显著升高趋势,近5年全省夏季平均最高气温较本世纪初升高了1.5摄氏度。夜温明显增强,晚上也不再凉快。以河南省省会郑州为例,郑州站夏季最低气温高于28摄氏度的天数已从本世纪初的0至1天增至近5年的3至19天。
夏天将变得越来越热、越来越长。湖北省气候中心正研级高级工程师洪国平表示,上世纪80年代以来,湖北夏季平均气温呈波动升高状态,近几年连续出现极端高温天气,增温趋势将持续。
现在河南出现相对罕见的湿热高温天气,以后可能成为常态。
气象部门提醒公众做好防暑降温措施,户外工作者应避免高温时段作业,谨防中暑和热射病的发生。
来源:新华社